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癌症防控之路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汤钊猷的“我一生做成两件半事”人生分享会暨新书发布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93岁的汤钊猷院士现场分享了自己从医70年走过的人生之路。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的源泉。大家不妨学一点中华传统哲学,最重要的是学习辩证思维,从整体上来看问题,一分为二来看问题,在动态中看问题,同时兼顾局部与整体,不要忽视偶然现象,因为必然常寓于偶然之中。
——汤钊猷
我一生做成两件半事
我今年93岁了,就讲一点陈年往事吧。
我这一生,一共做成了两件半事情。这两件半事情并不是我个人完成的,是我与我的团队共同完成的;不仅是我的团队,还有国内很多搞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也作出了贡献。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的这两件半事情都做不成。
我是一名肿瘤外科医生。我认为,作为临床医生,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提高诊疗效果。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实现肝癌的早诊早治,大幅度提高了疗效。我们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且还获得了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发的“早治早愈”金牌。
第二件事是使不能切除的肝癌有了治疗方案。过去,那些不能切除肝癌的病人只能活半年左右,生存率极低。我们通过综合治疗使大肿瘤缩小,缩小以后再进行手术切除,从而使那些不能切除肝癌的病人的5年生存率从0上升到2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也获得了国家科技奖。
第三件事只能算半件。我在临床上发现,无论是大肝癌还是小肝癌,开刀后常常会出现肿瘤的复发或者转移,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进一步提高疗效。所以,近20年我们把研究方向集中在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上。我们建立了一个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这在世界上是第一个,我们因此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是,我们除了发现干扰素有一定的预防转移的作用外,并没有大幅度提高疗效,所以我想这只能算半件事。
提高疗效才是硬道理
我今天主要讲一讲肝癌的早诊早治以及之所以能在早诊早治上获得突破的经验体会。
20世纪60年代,肝癌的治疗形势非常严峻。当时的教科书上写着:肝癌是一种急转直下的绝症。那时候的肝癌病房只能用6个字来形容——“走进来,抬出去”。短则几天、几个星期,长则几个月,病人几乎都会被抬进太平间。记得那是在“文革”期间,有一天晚上,5分钟之内接连死了两位病人,这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忆。
我们那时给肝癌晚期病人动手术,一般要开刀八九个小时,开这么大的刀意味着可能有很多并发症,病人出血过多,经常需要输血5000CC,术后还会陷入昏迷。所以,白天开刀、晚上抢救成为一种常态。当时,肝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3%,也就是100个肝癌病人5年以后只能存活3个。
上一篇:霞飞坊,《鲁迅全集》在这里编定
下一篇:销售临期护肤品竟不支持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