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
编辑出版:《石化技术》杂志社
创刊时间:1980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82-812
网  址:shjszzs.cn
投稿邮箱:zgqk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孩子暑假玩网游家长宜“疏”不宜“禁”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4日

暑假到了,最让家长们头疼的手机、平板“争夺战”又开始了。“早上看视频,晚上打游戏,还不如不让孩子放假。”家住广州市越秀区的家长张女士(化名)为此感到很苦恼。到了暑假,自己仍要上班,在读初二的儿子则常常自己在家,沉浸在网络中,一整天盯着屏幕,和同伴一起玩网络游戏。对此,老师提醒,在孩子沉浸于网络游戏时,家长应担起监护人责任,科学引导孩子在合理范围内玩电子游戏,做好陪伴与疏导,让孩子摆脱过度沉迷,避免假期生活“失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魏丽娜

  反映:可多途径绕开“防沉迷系统”

  近日,在广州某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对记者表示,自己暑假里经常会玩《我的世界》,这是一款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沙盒游戏,在电脑和手机上均可进行。暑假来临之际,多家国内游戏厂商发布“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表示未成年用户只能在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每周五、六、日晚20点至21点之间登录体验游戏,其余时段皆为禁玩时段。

  此外,有游戏厂商表示针对冒用账号问题,率先加码采用人脸识别验证进行拦截,运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判定疑似未成年用户账号,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被纳入防沉迷监管。

  尽管如此,少数未成年人还是想方设法“钻漏洞”。刘洋(化名)是一名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15岁的他“游戏年龄”已有7年。小学至今,他的游戏经验十分丰富,从网页单机小游戏到PC端、手机端网游,他尝试过不同类型的游戏,而现在他最常体验的,是“在峡谷中冲刺攻占水晶”。

  刘洋介绍,放假后,爸妈对他使用手机的管理较上学时宽松。周一至周五父母外出上班后,除了部分时间他自行外出上街舞兴趣班,其余时间都为自由支配。“看到游戏图标总是手痒,忍不住想打开”,刘洋说,自己之前悄悄用爸爸的身份证绑定了游戏账号,和他一起“守卫水晶”的同伴,大多也是使用了家中长辈的身份证注册账号,而目前自己尚未遇到过人脸识别的检测。

  高一学生李想(化名)暑期的娱乐活动之一,则是和同学约好去小区附近的游戏厅玩游戏机,“游戏厅里有PS4、Switch,可以玩很多游戏,平时上学我们不会来这里,只有放假了才来体验一下。”

  如何将长达两个月的假期安排得有趣、有料、有味,真正发挥“充电”功效?这个困惑总是等待着“更优解”。假期中,有家长给孩子安排暑期托管、兴趣班、夏令营、社区活动等多元活动,也有家长紧张于孩子的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广州日报特别策划推出“暑假充电站”系列专栏,记者深入探访,带来“暑期档”系列报道,为家长的“急难愁盼”带来专家妙招,为育儿的“鸡毛蒜皮”带来多元观点。本期专栏,记者带你聚焦暑假的“时间管理”,面对网络游戏,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自控能力,把握假期娱乐、学习、生活之间的平衡。


地址:中国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邮政编码:1025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