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三月的六盘山下虽还有些许寒意,但“中国冷凉蔬菜之乡”宁夏固原市各个冷凉蔬菜种植基地的育苗大棚里早已春意盎然,菜心苗、芹菜苗长势喜人,工人们来回穿梭,细心呵护每一株菜苗。不久后,嫩绿的菜苗便能栽进田间,成为新鲜上市的头茬蔬菜。宁夏是中国冷凉蔬菜优势产区,冷凉蔬菜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也是固原市农业优势产业。在当地,原州区菜心和西蓝花等城郊蔬菜和供港蔬菜、西吉高原芹菜、隆德高山娃娃菜、彭阳越夏辣椒等冷凉蔬菜“四大片区”,是粤港澳大湾区蔬菜重要供应基地,也是宁夏打造“高原菜篮子”的成功经验。
这几日,繁忙的景象不仅在育苗大棚,在净菜分拣加工包装车间,工人也正忙碌地进行着对冷凉蔬菜净菜分拣包装的一体化流水线作业。“仅我们一个村子车间就实现了年分拣外销各类冷凉蔬菜30万吨以上,深加工后的蔬菜价格提升了3倍以上,在西安、成都、南京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多个市场都很受欢迎。”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党支部书记程广锦表示,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也常见“固原籍”蔬菜,订单式农业正成为他们的主要种植、销售模式。
位于清水河河谷川道区的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素有种瓜、种菜的传统,为延长产业链,当地同样建成了果蔬加工分拣车间、冷链库及制冰车间,每年节省贮藏、加工、保鲜等费用60多万元,并带动周边4个村组种植果蔬1万亩,年产值突破1.2亿元,形成了覆盖周边的果蔬集散中心。
不仅于此,加工端的精深加工也让蔬菜价值倍增。在银川市贺兰县,西蓝花、甘蓝等冷凉蔬菜经精深加工,变身速冻蔬菜、即食沙拉、营养汤包,附加值提升近6倍。“菜地连车间、农民变工人”的模式,正推动宁夏冷凉蔬菜产业全链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