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
编辑出版:《石化技术》杂志社
创刊时间:1980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82-812
网  址:shjszzs.cn
投稿邮箱:zgqk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首都机场海关查获人体藏毒 排出123粒毒丸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9日

 据海关总署办公厅官方微博消息,近日,首都机场海关查获一名入境外籍男子以人体藏毒方式走私毒品案件,缴获可卡因毒丸123粒,净重1580.44克。这是北京海关近5年来在旅检渠道查获的最大一宗人体藏毒走私案。 首都机场海关关员在对当日进境航班进行监管时,发现一名外籍男性旅客在入境通关过程中未向海关申报任何货物或物品,且形迹可疑、神情紧张,经进一步询问和排查,海关关员初步判定其存在人体藏毒嫌疑。

  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该犯罪嫌疑人从体内排出4粒被乳白色塑料膜和橡胶膜包裹的柱形物,初检为可卡因。海关关员将其移交缉私部门后,该犯罪嫌疑人被送往指定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和监护排毒。随后,该犯罪嫌疑人又多次排出了藏在体内的毒丸,经专业机构检测为高纯度可卡因。

  人体藏毒是毒品走私的一种常见手段,藏毒者通常将毒品包裹成毒丸后吞服。经塑料膜包裹的毒品在人体内被胃酸腐蚀,极有可能出现毒品渗出或破裂的情况,从而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人体藏毒还会引发暴力、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毒品一旦被发现,走私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可能面临长期监禁甚至死刑的刑罚。


地址:中国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邮政编码:1025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