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
编辑出版:《石化技术》杂志社
创刊时间:1980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82-812
网  址:shjszzs.cn
投稿邮箱:zgqk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操控室内甲醛检测,生命健康面前不容造假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9日

据央广网报道,今年2月,成都的杜兰在搬家前花费2990元购买了全屋甲醛检测和治理服务,经商家治理后,现场检测甲醛浓度显示为“合格”。但搬入新家后杜兰因孩子出现身体不适,便又先后找了两家机构进行检测。然而,两次结果均显示甲醛含量仍超国标1倍多,导致杜兰和家人搬离新家在外租房至今。

  记者调查得知,涉事公司还存在刻意通过制造“甲醛焦虑”,诱导客户购买甲醛治理服务的情况,甚至有员工因没有调高甲醛检测数据,导致检测结果不超标,而遭到总部领导严厉批评。

  商家通过提供甲醛治理相关服务获取合理收益很正常,但为了多拿订单,肆意操控检测数据,则已涉嫌欺诈。考虑到甲醛治理事关消费者健康,则其潜在危害更加不容忽视。对于这种“假需求、假检测、假治理”的乱象,有关部门必须加强治理力度。 综观整个事件,其核心实际已经与甲醛检测、治理的技术水平关系不大,而变成一个基于“甲醛焦虑”的商业骗局。

  “检测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让客户检测之后去治理,哪怕免费检测都行。”吸引到客户后,商家则携带可调检测结果的仪器上门,通过超标的检测结果动员客户购买价格动辄数千元的甲醛治理服务。可以说,为了放大客户的“甲醛焦虑”,他们形成了一套包含“甲醛”“白血病”等关键词的统一话术。

  在这一骗局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获客,他们包装品牌,广招加盟商,联系媒体进行深度和大规模炒作,一旦出事则再换一个品牌继续操作。这种明显涉嫌欺诈的“甲醛检测”,已踏破商业伦理的底线。

  甲醛是分子量最小的醛,气体状态下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经常出现在建筑材料中,也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甲醛超标确实有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损伤,这也是甲醛检测和甲醛治理产业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出于种种原因,所谓“甲醛焦虑”在社会上蔓延多年,导致部分消费者由于恐惧甲醛危害而被不良商家套路,缴纳“智商税”。

  所以,要治理这类“甲醛检测骗局”,必须从源头入手。比如,提高甲醛释放源的含量标准,保护消费者健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这方面,近年来其实进步很大,2021年,更严格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和《基于极限甲醛量的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指南》等两项国家标准发布。这意味着,甲醛污染现象实际从生产源头得到改善。从这个角度讲,甲醛治理的真实市场实际上正变得越来越小。

地址:中国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邮政编码:1025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