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暑假将至,一些研学、培训机构推出的“公益支教”“公益研学”项目,开始在网上展开营销。这些项目主要面向学生群体招募“志愿者”,到相对偏远的地区,如四川凉山或云南彝良、贵州从江等地,参加“支教研学”活动,7天时间,一人收费上万元。
既是“公益”,为何一周收费上万元?背后是否藏着“生意”?这种短期高价的“支教研学”,有着怎样的市场需求?是谁在把大凉山当成“公益秀场”?连日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受关注度较高的凉山展开调查。
“公益”变“生意”?
“支教研学”被声讨下架
今年暑假还没到,一些吸引学生参加的研学、旅游类广告,开始密集在网上出现。其中,部分商家推出的7天左右的短期“公益支教”“公益研学”项目,热度较高。
记者调查发现,在多个网络社交平台上,类似的“支教研学”招募宣传不少。其组织者包括研学机构、培训机构、公益组织、旅行社。招募对象主要为中小学生,一些项目也招收大学生和成年人。7至10天的活动,报名费从1万余元至3万余元不等。
这些项目,目的地以凉山州居多,另外也有云南省彝良县、贵州省从江县、湖南省花垣县等地。宣传内容显示,参加项目的学员可以给山里的孩子们当“支教老师”,在“帮助山区孩子”的同时,“体验山区生活”“感悟不同人生”。
其中,一家深圳的研学机构推出了“‘彝望无垠’暑假大凉山研学活动”。活动为期10天,计划在7月8日至17日开展。在其微信公众号上,还发布了为期10天的凉山暑期支教项目。
该机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研学活动主要面向高中生,10天的行程中,包括体验凉山非遗项目、走访彝族村落和乡村小学、策划摄影展、完成调研报告等内容。项目结束后,将获得结业证书和公益证书。
一家北京的研学公司推出了“乡村助学行动——大凉山英文研学营”项目。其宣传视频中提到:“13岁孩子上山支教,7天6晚乡村助学”,目标是“提升小老师技能自信”,项目结束后将获得“40小时公益时长”。
一家北京的教育机构也推出了中小学生到凉山当“小老师”的“公益支教”项目,参与者年龄要求为10岁至16岁,根据出发地点的不同,价格从13680元至19180元不等。
除凉山外,广州的一家研学机构推出了暑期“贵州公益支教研学营”,天津的一家培训机构推出了“云南支教亲子公益研学营”。不过,相比到凉山,价格上便宜了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