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煤炭真的是夕阳产业吗?如果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上走一圈,当你看见摩肩接踵操着各国语言的观众和嘉宾,当你抬头仰望一台台高度智能化的机械,你一定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40年来,该展会的展览面积、参展企业、参会人数不断创新高,在展会规模、关注度上甚至全面超越此前举办的北京国际风能展。一个“夕阳产业”的展会,怎能拥有如此魅力?
煤炭或许跟你想的不一样。如今备受追捧的可再生能源其实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植物就是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能源,人类至今一直没有停止对这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最初,我们只是简单地燃烧薪柴,技术进步后,用植物制造可持续燃料。同样,我们也要放在历史背景下考虑煤炭的价值。
很多人对煤炭产业的印象还停留在“老黄历”上。有人说,煤矿工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是个掏炭的”,这是以前煤矿工人的真实写照。其实今天的煤炭行业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傻大黑粗”,也不是昏暗危险的小煤窑。如今,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产能,占全国煤矿总产能的85%左右。随着全国智能化煤矿建设推进,煤矿开采已经做到了少人化甚至无人化,大大降低了行业风险。
有人说,煤炭开采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地陷、房裂、天灰、水黑、田荒,采煤塌陷地曾经给矿区环境留下了令人心痛的伤疤。如今,很多矿区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和重建,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严重透支到明显好转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一批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交融的新风景,蓝绿交织、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长卷正在矿区展开。
有人说,煤炭燃烧带来了污染物排放,引发了恶劣天气。近年来,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不断淘汰能耗高、排放大的燃煤小锅炉,完成超10亿千瓦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先进燃煤发电机组污染物排放已经接近燃气机组排放水平,煤炭行业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