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粤港澳大湾区是充分展示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窗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要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国际化发展,就必须塑造良好的大湾区国际形象。大湾区国际形象带有鲜明的经济属性与地理属性,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经济引擎的区位优势、政府治理能力、城市群协同发展等形象要素,在公众心目中的感知评价与整体印象。
大湾区形象塑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地以本国为传播主体的自我形象的塑造;另一种是被动地作为传播客体受他国的形象塑造。自塑犹如自我独白,他塑则像一面镜子折射他者认知。在自塑与他塑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大湾区的形象存在认知偏差。如何处理好这种偏差,并构建起大湾区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事关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大湾区,让世人更好地了解进入新时代的大湾区。
大湾区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
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真实是传播的生命,只有展现真实立体的主体,才能获得客体的信任和亲近。大湾区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需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当年邓小平同志正是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于是有了广东和香港、澳门的经济腾飞。因此,大湾区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根据事实来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大湾区故事。
坚持实事求是塑造良好大湾区国际形象的原则,首先要对大湾区有着客观清晰的身份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涵盖了两种制度、三地民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首先就要回答好“我们是谁”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三者间的融合,在差异化构建的基础上,加强内部身份的认同感,挖掘三地民众共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其次,要客观展现大湾区的优势与不足。客观认识自己是构建形象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因此在大湾区诸多形象中,经济形象最为突出,但在历史文化元素方面却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展现粤港澳三地的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三是要建立大湾区形象评价与监测的长效机制。区域形象是人们对某一区域的信念、观念和印象的总和,人们对大湾区形象的认识,会因为不同元素的发展而变化,因此需要长期监测国内外民众在新闻媒体、社交平台上,对大湾区关注点和喜好感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反馈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政策和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