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制造噱头、造谣传谣、打擦边球……近年来,各种自媒体乱象消耗了大众情绪,影响了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如何精准有效治理自媒体乱象?
67.0%受访者感到自媒体乱象严重干扰了网络环境
今年23岁的卢熙民,就读于武汉一所高校。他曾在自媒体平台上遭受到网友的言语暴力,这让他切身感受到了自媒体乱象的影响。“自媒体带有商业化属性,一些账号为了追逐流量、吸引眼球,罔顾社会责任,煽动社会群体对立,娱乐化解读公共事件。”卢熙民认为,这会引发争议,影响社会和谐,也会扰乱网友的关注重点,影响了理性、正确、权威声音的传播,降低人们思考的深度。
重庆的何婉婷在工作之余,运营着一个自媒体账号。她认为,自媒体乱象影响了网络风气。“自媒体有很强的模仿性,一个账号通过夸张、胡编乱造的手段火了,很快就会出现类似的内容,大家都想分一杯流量的羹,长此以往会扰乱网络秩序,降低人们对网络内容的信任度。”
何婉婷的本职工作也与媒体传播有关,她感受到自媒体明显“年轻化”的特点,但她也担心自媒体乱象会不利于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前两天公司邀请了一个专门运营直播账号的00后来授课,他手里的十几个账号都做到了直播间人数破10万。但听下来发现,他的重点不是打造好的内容,而是投机取巧。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做网红、想火,可能也受到了自媒体的影响。”
何婉婷表示,有些用户没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当一些谣言故意挑起男女对立、贫富对立时,难以理性看待,容易盲目跟风,甚至参与骂战。她认为这会直接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建立。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进行的一项有1333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自媒体乱象长期存在,67.0%的受访者感到严重干扰了网络环境,66.9%的受访者指出影响了权威、真实、理性声音的传播,52.8%的受访者指出影响自媒体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46.3%的受访者认为容易引发社会舆论混乱。
治理自媒体乱象,对有社会责任心的自媒体也应给予更多生存空间
“引导自媒体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卢熙民期待,下一步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强化自媒体的正向引导,从源头堵住自媒体乱象。“优化算法推荐机制,从用户找优质内容变成让优质的内容寻找用户。用户也要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算法素养,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到不盲从、不轻信,注意核查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