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用好再生资源,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题中之义。近年来,重庆强化政策保障,发展资源再生加工利用产业,完善二手商品交易机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手机预约下单,回收点工作人员上门“提货”;一台旧电视,被拆解成23种部件,都能变废为宝;一套旧家具,在二手交易市场流通后,得到再利用……
2023年1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积极探索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发展。
便捷化回收——
网上一键下单,预约上门收货
“叶大姐,来收货了!”废旧物资回收员杨强敲门。
居民叶倩打开门,指着屋里的几袋塑料瓶:“都在这里了,麻烦帮我提走吧。”
上午预约回收,下午就有人上门。在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叶倩手机下单、体验了废旧物资上门回收服务后,有了新感受:“如今处理废旧物资不用出门,像寄快递一样方便。”
据介绍,香炉山街道与辖区内的再生资源企业合作,探索了“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通过“云上光”微信小程序,居民只需轻点手机,在线预约,回收员就会上门服务,钱款即时到账,实现“一键回收”。
根据《方案》,重庆正在逐步构建多层级回收利用体系,着力提升源头分类和处理能力,因地制宜布局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形成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基础网络。
目前,香炉山街道已在辖区内建设了15个再生资源回收示范化站点,形成网格化布局。街道也对这些站点的外观和内部布局进行了统一规范。记者走进思贤路站点,看到这里干净整洁,废纸、旧衣服、废旧电子产品等摆放得井然有序。“废旧物资回收到站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后,再提供给下游的加工利用企业。”杨强说。
香炉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精细化管控,在方便群众的同时,更好回收利用废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