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在这个动动手指就能吃遍各色美食的时代,点外卖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国内外卖用户已达5.2亿。然而,随之而来的外卖食品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发布《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有效防范网络餐饮经营活动中的食品浪费现象。
“网络餐饮平台一头连接商家,一头连接消费者,是制止食品浪费的重要环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指导意见》提出了餐品供给、信息展示、消费提醒、标准制定、激励机制等多项具体要求,可操作性强,对防范外卖食品浪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诱导超量点餐加剧食品浪费
为保持身形而不吃甜品的北京上班族周蜜最近迷上了一家轻食餐厅推出的鸡胸肉荞麦面套餐。不论口感、价格,还是最看重的热量,她都很满意,唯独就是这款套餐的定价和店内满减门槛相差2.5元,每次为了得到最优价格,她都不得不额外购买一组价格最为接近却又从来不吃的“大福”。
“大福”属于糯米糕点,热量较高,轻食受众人群大多不会主动购买,但周蜜发现,这家餐厅中“大福”月销量上千,相信和她一样无奈凑单的人不在少数,毕竟下一款适合凑单的土豆泥价格要高出一倍以上。
起送门槛、满减折扣、外卖红包……如今,外卖平台商家推出了五花八门的活动,意图让消费者“越凑单越省钱”,种种活动也在无形中加剧了食品浪费。
陈音江曾对此进行调研,发现相比线下就餐,线上外卖食品已经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一方面,一些消费者点外卖抱有尝鲜、猎奇等心理,一旦食品与预期相差较大,会转而再订其他食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在线上点餐时,往往对食物分量等缺乏直观感受,加之各类满减优惠促销手段,往往会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食品浪费。
防范外卖食品浪费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环节。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的反食品浪费法第十条明确规定,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餐饮服务经营者通过餐饮外卖平台提供服务的,应当在平台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