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
编辑出版:《石化技术》杂志社
创刊时间:1980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82-812
网  址:shjszzs.cn
投稿邮箱:zgqk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斯洛文尼亚“蓉漂”汉学家:让世界认识真的而非想象的中国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31日

【解说】在成都有这样一位汉学家,他来自斯洛文尼亚,名叫司马文斐。他也是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外籍教师,能用流利的中文,与记者侃侃而谈。

  今年39岁的司马文斐与汉学的故事源于大学时期。2003年他考进斯洛文尼亚高等学府卢布尔雅那大学,就读于汉学专业,2006年到中国留学一年。毕业后他仍醉心于汉学研究,又于2014年起攻读汉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明代哲学,2015年再赴中国学习;2021年他被成都大学聘请,成为一名“蓉漂”,平日除了授课之外,他仍坚持研究汉学。

  【同期】斯洛文尼亚汉学家司马文斐

  要研究中国,汉学就是差不多大部分都是研究古代中国的。但是我研究好了汉学的一些基础的知识,我就是觉得我还是缺少对真正的中国的认识。所以待在这个社会里面,在这个文化里面,在现代的文化,在实际的文化里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我很喜欢学习,我很喜欢一些新的概念,新的东西。所以我就是觉得如果待在中国研究中国,是比待在我自己的国家更好啊。

  【解说】司马文斐表示,在他学习期间,接触了中国历史、哲学,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古老、深刻,很有意思。

  【同期】斯洛文尼亚汉学家司马文斐

  因为我(来自中国)台湾(的)导师,他是跟我推荐不要用一些西方人对中国的一些看法,因为这样永远都了解不了中国的思想。最好就是从中国自己的文学方面来看他们的作品。

  【解说】这样的认知是司马文斐多次赴华留学并定居的根本原因,他也鼓励汉学家们来中国研究、调研。而多年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也让司马文斐萌生了新的想法。他说,斯洛文尼亚的汉学研究大多针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等内容,但中国现在的发展非常迅速,汉学家不能仅研究古代中国,也要研究现代的中国。

  【同期】斯洛文尼亚汉学家司马文斐

  因为我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然后我就是想要全世界认识真的中国,就是不是别人眼睛里想象的中国。

  【解说】司马文斐告诉记者,他想好好地向斯洛文尼亚人讲述中国的发展,吸引更多汉学家以外的群体来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

  【同期】斯洛文尼亚汉学家司马文斐

  我是觉得需要更多了解、交流。先要有两个国家的关系,然后需要互相了解文化,才会有汉学家以外的人愿意来中国。那这样的汉学家就可以当一个桥,就是我们可以帮助别人。这4年我能待在中国,这是很幸福啊。就是很少外国人有这样的机会,不是所有的汉学家都有机会能来到中国发展啊。但是这个幸福也是一种负责任,不要把这个机会浪费掉,还是需要传播中国文化,还是需要说中国在哪方面做得特别好。所以我了解两国文化过后,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我自己可以好好地跟斯洛文尼亚人解释中国或者是成都的一些特点。所以未来我希望就是用这样的办法会有一些非汉学家的人,就是比如说一些企业,或者一些学者,在另外一些学科方面,来成都发展。

  【解说】不久后,司马文斐将要回到斯洛文尼亚探亲访友,除了分享自己幸福的“耙耳朵”生活外,他还计划为“缘汉学会”策划一系列活动,希望通过交流让汉学爱好者了解中国新的发展和变化,吸引他们到中国来走一走、看一看。


地址:中国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邮政编码:1025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